正规配资 六大行日赚38亿,交行却业绩下滑
发布日期:2024-12-14 12:07 点击次数:18110 月 30 日晚间正规配资,国有六大行三季报悉数出炉。
2024 年前三季度,六大行共实现营业收入约 2.67 万亿元,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 1.06 万亿元。相较于去年同期,六大行合计营收同比下降 1.19%、合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0.79%。
以今年前三季 274 天来计算,六大行日赚约 38.67 亿元。
总体来看,相比于上半年,前三季度多家大行的盈利指标增长出现恢复。
六大行中,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、交通银行营收下滑,降幅分别为 3.82%、3.30%、1.39%;归母净利润则仅有交通银行下滑,降幅 0.69%,农业银行盈利增速最高,达到 3.38%;中国银行、邮储银行亦实现营收、净利双增。
工商银行仍以营收 6264.22 亿元、2690.25 亿元的归母净利润成为"最赚钱的国有大行"。截至报告期末,工行总资产达 48.36 万亿元,同比增长 8.19%。
今年以来,一系列市场政策调整正在对银行业产生深刻影响,LPR 年内已经历三次下调,新一轮存量房贷调整也已于近日落地。10 月 31 日,国有六大行再发布公告,明确取消了房贷利率重定价周期最短为一年的限制,从 11 月 1 日起,贷款人可以随时向银行提出将重定价周期调整为三个月或六个月(也可以保持为一年)。
二级市场方面,今年以来银行板块"涨势如虹",截至 10 月 31 日收盘,A 股 42 家上市银行中近半涨幅超过 30%,六大行中,农业银行、工商银行、交通银行涨幅分别达到 37.06%、33.01%、30.09%。
仅交通银行营收、净利双降
具体来看六大行的业绩表现,农业银行利润增速最高。2024 年前三季度,农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 5402.12 亿元,同比增长 1.29%;归母净利润 2143.72 亿元,同比增加 3.38%。
除农行外,还有两家大行实现"双增"。
邮储银行 2024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603.49 亿元,同比增长 0.09%;实现归母净利润 758.18 亿元,同比增长 0.22%。
中国银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4783.48 亿元,同比增长 1.64%;实现归母净利润 1757.63 亿元,同比增长 0.52%。
在盈利保持增长的情况下,两家大行营收有所承压。
工商银行 2024 年前三季度,实现营业收入 6264.22 亿元,同比下降 3.82%;归母净利润 2690.25 亿元,增长 0.13%。
建设银行前三季度实现营收收入 5690.22 亿元,同比下降 3.3%;归母净利润 2557.76 亿元,增长 0.13%。
交通银行则为六大行中唯一一家"双降"的银行。2024 年前三季度,该行实现营业收入 1961.23 亿元,同比下降 1.39%;实现归母净利润 686.90 亿元,同比下降 0.69%。
拆分营收结构来看,在宏观利率下行、银行业息差承压的背景下,六大行中农业银行、邮储银行、交通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出现逆势增长,分别为 4377.96 亿元、2149.47 亿元、1267.96 亿元,分别同比增加 0.96%、1.46%、2.15%。
非息收入方面,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分别同比增长 20.99%、6.82%。不过具体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,各大行均出现了不同降幅。
财报数据显示,2024 年前三季度,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、工商银行、交通银行、邮储银行、农业银行分别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606.93 亿元、851.44 亿元、903.23 亿元、293.53 亿元、207.15 亿元、616.53 亿元,分别同比下降 3.93%、10.29%、8.98%、13.96%、12.65%、7.65%。
对于中收下降的原因,多家大行均在财报中称,主要是受保险行业手续费"报行合一"、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政策性调整等影响、代理保险和代销基金收入减少所致。
工商银行财务会计部总经理刘世栋在 10 月 30 日召开的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,该行对四季度非息收入的良好表现比较有信心。
其表示,"大家现在对于资本市场的表现以及下一步的预期,应该都是持积极正面的观点,保持比较多的热情,权益类这块,四季度应该仍然有比较好的表现。我们金融市场部门也会进一步加强有关债券资产的运作;从汇市的表现上来看,目前人民币的态势也比较向好。"
两家大行净息差环比持平
作为影响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,净息差是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。截至 2024 年三季度末,六大行中净息差水平最高的仍为邮储银行,达 1.89%,交通银行则低至 1.28%。
数据显示,截至 2024 年三季度末,邮储银行、建设银行、农业银行、工商银行、中国银行、交通银行净息差分别为 1.89%、1.52%、1.45%、1.43%、1.41%、1.28%,分别同比下降 16、23、17、24、23、2 个基点。
不过相较于今年中报,农业银行、工商银行的净息差均环比持平。
谈及净息差,农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副总经理汪洋在该行 10 月 30 日举办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,预计今年农业银行的净息差将保持基本稳定。
其同时指出,在资产端,考虑到 10 月份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和 LPR 的进一步下调,贷款收息率仍将面临下行的压力,叠加债券市场利率整体低位运行,预计资产端的收息率仍将承压;在负债端,随着今年人民币存款利率下调、外币的负债利率上升的持续影响,负债成本的压力将继续得到缓解。综合存贷款两端利率调整的影响,大部分可以相互抵消,整体对今年的净息差影响比较小。
"从明年的变动来看,在金融让利实体的宏观政策导向下,预计农行的净息差仍将承压,变动的趋势与同业基本保持一致。"汪洋说。

存贷款利差变化是决定银行净息差变化的主要因素。今年以来,在一系列市场政策调整的影响下,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存款利率正在同步下行,这也帮助银行降低了资金成本。
时代财经注意到,邮储银行在三季报中提到,该行前三季度付息负债的平均付息率为 1.49%,同比下降 8 个基点。
信贷投放方面,个人住房贷款市场尤受市场关注。
在房地产销售低迷、提前还贷等因素的冲击下,自 2023 年起,国有大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呈现收缩态势。2023 年,六大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合计减少 5568.57 亿元;2024 年上半年,六大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合计减少了 3254.71 亿元。
不过,上半年邮储银行是唯一一家实现个人住房贷款增长的大行。今年三季度,邮储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继续增长。
该行在财报中称,邮储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住房贷款的各项政策与监管要求,满足居民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前三季度住房贷款增加 287.28 亿元。其他大行则未在三季报中披露个人住房贷款增长数据。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"时代财经 APP "(ID:tf-app),作者:张昕迎正规配资,36 氪经授权发布。